發表於台灣博物季刊122 33卷,第二期
追光的努力,閉光的心機,光線過多過少都是個問題。
植物需要光線,來推動葉片中的陽光電力公司,進行光合作用,但是,並不是所有的光線植物都可使用,過強、照射時間太長的光線會直接讓葉片中的電力公司停擺;而太弱、照射時間太短的光線,能量太少、太低,需光的生產線也無法啟動;可是,植物已經住在這樣的環境了,聰明的植物們,它們會怎麼辦?
光太強,怎麼辦?
在光線太強時,植物的電力公司會發生什麼問題呢?
- 造成吸收能量的葉綠素們無法將能量傳遞至光合作用系統(葉綠素處於高能階的激發態),反倒將能量傳遞給氧氣,這些接收能量而位於激發態的氧氣會攻擊細胞膜系,造成細胞膜系受傷。
- 產生其他有害物質,例如:過氧化氫(俗稱雙氧水)、帶電荷的氧氣等,對細胞產生毒害。
- 強光會傷害光合作用系統中重要的蛋白質,進而造成往後的光合作用效能的減低,植物修復這個蛋白質會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。
因此,在強光的環境下,植物體內會有許多第一線的植物色素,例如葉黃素(是一群屬於類胡蘿蔔素的植物色素),率先來保護光合作用系統,將過多的能量趕快變成熱、螢光的形式消散,避免後續的連鎖反應發生;有些酵素酶設計來消除帶電荷的氧氣。另外還有一些類黃酮類的植物色素,例如花青素,花青素是一種不參與光合作用反應的植物色素,但是會幫助植物吸收紫外線,產生類似屏蔽效果,來保護光合作用中樞,花青素也是在植物葉片年輕與衰老時會展現的色素色彩,有些科學家論述認為,花青素在這兩個時期出現,是為保護將要形成(新葉)與開始衰老的葉綠體(老葉),避免受到強光的傷害 (圖3)。
圖3、植物體呈現花青素的外表形態:(A) 青楓 (Acer serrulatum)的老葉呈現紅色,成熟的葉片具有豐富的、大量的葉綠素,因此,會屏蔽掉其他植物色素的呈色,老葉的葉綠素會被逐步降解並回收,植物的葉片就會顯其他植物色素的顏色;(B) 日本滿江紅(Azolla japonica)在強光下的葉片會累積花青素,呈現明顯的紅色,以往研究證明花青素的累積可能可以保護光合作用系統,但也有些研究不表贊成。
此外,植物的葉片也會改變葉片的外表,減少光線的吸收,有些植物會讓自己的葉片擦防曬油—讓葉片的表皮覆蓋蠟質,形成光亮的葉表面,可反射多餘的陽光 (圖4A);有些植物的葉子則選擇不往身上打蠟,它們選擇讓全身上下穿戴毛帽,這些植物的表皮上,會有許多白色的毛,白色是一種不太吸收光線也是最能反射光線的顏色,因此,植物的葉片在這些白色毛的保護下,也就能減少吸收過多的陽光 (圖4B),想想看,如果植物將這些毛的顏色改成黑色,會發生什麼事情呢?
圖4、植物改變形態減少強光的吸收:(A)濱海的水黃皮 (Pongamia pinnata)具有蠟質、光亮的葉片,可以反射多餘陽光;(B)多肉植物月兔耳 (Kalanchoe tomentosa)的葉片密佈纖長的白毛,也可減少吸收過多的陽光。
此外,有些植物的葉綠體具有乾坤大挪移的功力,藉由葉綠體的移動,來調整葉綠體接收光線的強弱。在許多植物與藻類們都具有這種能力;這個現象是科學家Böhm在19世紀首次報導,而同時他也發現,驅動這個現象的產生,跟光線息息相關;如果陽光太強時,葉綠體就會轉成與光線照射方向平行的方向,反之,光線較弱時,葉綠體則會移動至與光線照射的方向垂直的位置 (圖5)。隨著科技逐漸發展,科學家還發現,要驅動這個現象,這個現象跟細胞內具有哪些的感應器有關係,大部分的植物多具有藍色光線的感應器,如果換成紅色的光線,葉綠體就不會移動了;但是有些藻類(不屬於植物界,現屬於原生生物界)、蘚苔與蕨類植物,不只具藍色光線的感應器,也具有紅色光線的感應器,可以對於兩種顏色的光線都產生反應。
把葉綠體乾坤大挪移之後,真的可以減少植物吸收太多的光線嗎?根據科學家的研究,植物透過這樣的葉綠體搬移大法,葉片可以減少吸收15%的光線。
圖5、植物的葉綠體藉由改變在細胞內部的位置,來增加、減少光線的吸收:(A) 葉綠體依據環境光線移動示意圖,弱光時,葉綠體會盡量位於細胞表層,與光線垂直,可吸收較多的光線,反之,強光時,葉綠體會移動至細胞壁邊緣,躲避過強的光線;(B)-(D) 鐵線蕨 (Adiantum capillus-veneris)的葉綠體會根據光線強弱而移動,使用此一特性,透過部分遮光(會呈現暗綠色)、部分照射強光(會呈現綠白色),約需10-30 分鐘的時間,即可在葉片書寫出可恢復的文字密碼,B-D依序的英文數字為NTM,即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英文縮寫。
不只葉綠體會隨著光線強弱而運動,許多植物本身的葉片也會跟光線一起作體操。蘋科的田字草(一種水生蕨類)、酢漿草科、豆科植物,這些植物會根據光線的強弱,調整自己葉片與光線照射方向的角度 (heliotropism)。清晨、光線較弱的時候,調整葉片與陽光照射的方向垂直 (diaheliotropism,圖 6A)。陽光太強,例如正午時分,則調整葉片與太陽光照射的方向平行 (paraheliotropism,圖6B )。
圖6、酢漿草 (Oxalis corymbosa)葉片會感應環境光線而進行葉片運動:(A) 弱光時,葉片角度與光線垂直;(B) 強光時(下午1點),葉片角度盡量與光線平行,圖中箭頭所指為光線方向。
這邊就出現了一個小疑問,這些會葉片運動的植物們,是如何調控自己的葉子來對光進行運動呢?原來在它們的葉片與葉柄的基部,有一個結構叫做葉枕 (pulvinus),葉枕部位有對光線的感受器,在感受到光線之後,葉枕的細胞們會調整自己內部的水分進出狀況,葉枕細胞含有較多的水分時,細胞體積變大,葉片就會張開,葉枕細胞水分少的時候,細胞體積變小,葉片就會閉合起來,但是,如何確定感應光的位置在葉枕呢?科學家利用田字草為實驗材料,使用黑色的墨水塗佈在葉枕的位置之後,再讓田字草照光,就發現它的葉片們不會對光線有任何的反應,但是將黑色墨水塗在葉柄的某一段或葉片上,而不塗抹在葉枕上,田字草的葉片們還是會隨著光線轉來轉去呢!
光太弱,怎麼辦?
熱帶雨林、茂密的森林,光線,是植物永恆的追求;植物的一生從落到土壤內的種子開始,但是,在森林底層,如何取得先機,強奪光線?許多藤本植物、附生植物們,就是採用「借力使力」的方式,藤本植物在森林底層時,「不長肌肉長身高」—節省製造耗能、支撐身體的物質,直接依附直達天際的大樹,盡量將資源用於攀爬,追逐樹頂的那一片天;有些藤本植物也會採取互助合作的方式,在樹冠頂層的葉片,則分成多片小葉或呈現網格狀,可將部分光線篩落自底層的葉片,而底層的葉片則分裂較少,努力撈取上層篩落的珍貴光線 (圖 7)。而有些植物,則改變主意,節省本身的資源投資,直接借住於半空中,例如伏石蕨、兔腳蕨 (杯狀蓋骨碎補)等 (圖8A),有些植物不只向大樹要求借住,也將自己的葉片們編成一張可以看天吃飯的網,撈捕從天而落的枯枝落葉與水分,例如:槲蕨,本身除了可行光合作用的葉片外,還會具有特化的葉片,稱為「腐植質收集葉」,這些寬大的葉片會重疊排列於光合作用葉片的基部,身負讓可用資源「滴水不漏」的使命 (圖8B)。
圖7、藤本植物合果芋 (Syngonium podophyllum)攀附木本植物,在不同高度呈現不同葉片的形態: (A) 樹冠層,葉片形態為五片小葉;(B),中層,葉片形態為三片小葉;(C)地表底層,葉片全緣。
圖8、兩種附生植物:(A) 兔腳蕨(杯狀蓋陰石蕨,Davallia griffithiana);(B)槲蕨(Drynaria fortune),黃色箭頭處為腐植質收集葉。
有些植物天生生長在森林底層,必定有它們厲害的地方,這些林下植物,有什麼樣的法寶呢?仔細一瞧,各家法寶都不同呢!
- 1. 改變它們的葉片形態,例如將葉片變成又大又薄,並提高葉片的葉綠素含量,爭取樹冠層篩落的光線;舉個例子來說,在陰暗地方生長的紫花酢漿草相對於光亮生長的紫花酢漿草,在相同的葉片乾重下(單位乾重),可以提高約兩倍的葉面積,葉綠素的含量也約提高兩倍(蔡,2007)。
- 2. 提高葉片的空腔比率(具有空氣的部位提高),因為光線在氣相與液相之間傳遞,會產生較大比率的反射、折射,提高光線停留在葉片的時間;此外,這個具有空腔的葉片結構是否真有「囚禁光線」的效果呢?科學家將礦物油滲入這些葉片的空氣間隙,發現的確會降低25%綠光、30%遠紅光的光線吸收率。
- 3. 將葉片表皮的細胞變大、形成透鏡的結構,有聚光的效果 (圖9)。
- 4. 改變葉綠體、葉片與光線的角度,盡量與光線垂直,爭取最大搶光的葉表面 (圖5、圖6A)。
- 5. 增加利用斑光的能力,「斑光」是森林樹冠層,偶然照射至森林底層的間歇、短暫的強烈光線(風吹、樹冠層的枝葉搖動);光合作用的各式酵素與反應需要一段需光的誘發期 (induction period),從「原本的狀態」,到被光誘發至「激活狀態」約需1-5分鐘不等,氣孔對光的反應最慢,約要60分鐘;而光線消失後,這些光線誘發而產生的酵素與反應就會逐步降回原本的狀態,植物的光合作用系統由於有這樣的誘發期限制,因此無法利用太短暫的光照,但善於利用斑光的植物則具有一個「延續效應」,這個現象有點像酵素與反應跟斑光進行了一場「1、2、3木頭人」的遊戲,斑光出現時,酵素與反應就會往前跑,斑光消失了,酵素與反應就會先停在它們到達的位置,下一道斑光出現時,酵素與反應就可直接從原先到達的位置再度往前跑,而不用退回原點再跑一遍;學理上來說,這群植物的酵素與反應接受到斑光後,會具有一段較長的延遲時間(從激活狀態降回到原本狀態的時間比較長),此時下一道斑光出現,這些酵素與反應尚在這段「被延遲」的時間內,可以從「新的起點」再度被誘發,而不是從「原本的起點」,進而增加林下植物利用斑光的能力。
圖9、陰暗處理下,紫花酢漿草 (Oxalis corymbosa)葉片的組織切片圖,具有透鏡狀的表皮細胞(蔡,2007)。Ep epidermis(表皮)。
一生永遠的追尋…
大多數的植物,它們的一輩子都在追尋「那一道光」,加上植物不像動物會動,可以選擇移動來避開不適宜的環境,因此,植物必定得學習適應它所生長的環境,進而衍生出許多植物的智慧;陽光下,植物的葉片內,化學分子、植物色素、酵素,急急忙忙的利用那一道道的陽光,這是一個微觀,卻複雜的小小宇宙;我衷心感念植物採收光線的能力,敬佩它們在與光線長久以來的愛恨糾結,這是植物千古以來與光線複雜、交織的生存遊戲。
參考文獻:
蔡孟穎 (2007) 限制紫花酢漿草在台灣的分佈及其有性繁殖之因素探討,台北,臺灣。
Lambers H, Chapin Ⅲ FS, Pons TL (1998) Photosynthesis, respiration and long-distance transport. In: Lambers H, Chapin Ⅲ FS, Pons TL (eds)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. Springer-Verlag, NY, USA, pp 10-95.
Taiz L, Zeiger E (2006) photosynthesis. In: Taiz L, Zeiger E (eds) Plant Physiology. Sinauer Associates, Inc., USA, pp 125-220.
http://plantsinaction.science.uq.edu.au/edition1/?q=content/12-1-4-sunflecks
http://www.taiwanmuseum.tw/upload/education/book/20140710/307c8c19-f481-4dd7-9dd6-8428572c6ff9.pdf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