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0629 day 4
茅場町站-淺草站-淺草寺-押上站-東京晴空塔-登戶站-藤子‧F‧不二雄博物館-秋葉原
這一天的安排是為了羅博所設計的行程。
羅博的行程得帶有一點點觀光客性質的行程,就是所謂的熱景點;而植物人怕人多,專找觀光客少的地點,就是所謂的冷景點。
兩個人相處至今,旅遊上的意見多半是植物人在呱呱亂叫,然後看到植物就拖不走(最嚴重的一次是在花蓮鯉魚潭,差點趕不上回台北的火車);多次旅遊下來,兩個人到也調和出兩個人的步調。
植物人答應不自肥得太嚴重,羅博也答應植物人有跟植物黏在一起的時間。
所以,這天的安排一早就拜訪來東京一定要來看一眼的淺草寺。
真的很~多~人~(照片中修圖打馬賽克就快要手軟...)一整個完全不像在日本,臺灣團、大陸團,差點以為自己沒有出國。
然後一定要拍照的雷門大燈籠(這樣才會讓大家知道你來到淺草寺...),從背景就可以了解有多少人了!!
淺草寺照慣例,寺前有一條購物街,很好逛、很好買伴手,尤其是地區限定的吊飾(真的很標準的地區限定,離開這邊也買不到了)。
植物人很開心的買到鴨嘴獸泰瑞的吊飾(發現植物人都很喜歡一些怪怪的生物),羅博沒創意的還是買他愛的哆啦A夢,其實有很多海賊王的吊飾都很可愛,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羅博就是獨愛哆啦A夢呢??
逛完商店街,再跨越一道門,淺草寺的本體就到了(大誤)。
這道門的背後有巨大的草鞋,一邊一隻。
看到本體了,人山人海,香火鼎盛~
不懂參拜規矩,看現場的規則說明現學現賣教導羅博??
拿水瓢,先洗左手,再洗右手,再來,使用左手承水漱口,這就是只看得懂漢字與圖說得到的簡單意會,在這張照片的又後方有顯現出超級可愛的解說小圖。
個人對於日本畫風有一個很大的疑問,就是他們的圖都非常的可愛幾近「幼稚」,本來以為是有針對特定年齡層,但是仔細觀察的結果發現其實並沒有。
植物人本身的電腦繪畫風格是支持幼稚派別的...所以對於日本的插畫風格頗對味,一整個就是來日本抒發一下之前被人家說畫風太幼稚的憂鬱(雖然這樣說,植物人還是硬石頭的堅持幼稚版本的科學電腦畫風的,搬都搬不走~堅定貌)。
不過只有洗手而已...畢竟羅博跟植物人不太懂怎麼參拜(怕禮數不週),加上植物人主要最信奉的是「大自然的秩序」,但也不能算是無神論者,植物人相信萬物皆有序,定有一位神靈的智慧在維持這個美妙的秩序,而在各種宗教上會呈現出不同的型態。
所以植物人打定主意這輩子會平等對待且尊重各種宗教(但不打算"堅定"的信仰那個宗教...)。
既然沒特殊信仰,那我們就抱持著尊重、莊重的心態來拜訪與參觀吧!
原來日本人的線香是一束的,用一個像小火爐的東西點燃。
然後祭拜完後,線香就放到跟我們一樣的香爐裡面。
不知道這個香爐的香火是否有特殊的功能,現場非常多人都揮動手臂將香火搧至自己身上,把自己"過火"一下(大誤)。
臺灣似乎沒有這種習俗(?)我們會把平安符過火一下,把自己過火一下??大陸習俗嗎?
現場許多日本人排隊進寺參拜。
也由於淺草寺實在是太多人,有點無法感受到廟宇的清幽(?)
簡單參觀之後,就在附近晃晃。
淺草寺這個角度照起來,人比較少,看起來比較漂亮。
(其實是在廁所前照的...)
旁邊有日本很常見的地藏王菩薩,日本對這個神明的信仰似乎跟臺灣有些不一樣。
旁邊有一個小廟(其實不太確定。)
高大的樹木環繞著這個小小的宗教建築物,這才感受到廟宇的清幽。
鐘樓顯現出古樸的質感。
咦~有日本人來參拜。
到底是祭拜哪種神明的呢?
植物人對於日本的寺廟文化真的太太不熟啦(也沒腦袋去搞清楚...老弟啊~交給念歷史的你吧!)...這題跳過
淺草寺離晴空塔似乎很近,直接就可以看到晴空塔。
在淺草寺的雷門前看到日本人的攝影師大隊,利用行人通過的紅燈秒數,搶拍晴空塔,攝影設備都非常高級呢!
這種團隊的組成跟臺灣人的攝影師大隊很像,不過台灣人好像都拍正妹的團體居多??搶拍建築物的習性似乎很少在臺灣看到?
玩「拍照」一陣子之後(技巧不好,尚無法稱上攝影),我也瞭解為什麼建築物攝影有一定的美麗。
因為透過柔性的光影與剛性的建築,兩者可以交織出意想不到的調和。
最近回看我在芝加哥拍攝的建築物照片,果真有種戒不掉的美感。
雖然晴空塔似乎可以直接走達,但是google map顯示要走20分鐘,植物人不怕走,但是就怕再走20分鐘羅博會臭臉。
(植物人對羅博超好,最怕羅博臭臉了,誰敢說都是我一直在欺負羅博...哼哼)
這一天趴趴走的行程為了省錢,植物人跟羅博只買metro的one-day pass(¥710,成人),同樣只能搭乘metro;
都營三條線都無法搭乘,從淺草寺到達晴空塔一整個是繞遠路。(那當初幹嘛不走過去啊~~)
在這邊植物人要發表一下「東京搭乘大眾運輸工具」的不專業心得:
在排定景點時,不妨算一下使用各種大眾交通工具的價錢,如果是悠閒主義者,買單趟票價即可,不需購買pass。
但是如果有像我們上午在東京市內,下午就跑到市外較遠距離的旅行方式,還是選擇購買pass會比較划算喔。
而東京的各種大眾運輸非常多元,我們這趟出去因為一開始就以metro為主,因而省略了JR山手線這個聽說只要運用得宜就可以節省不少時間的交通方式,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自行做點功課。
因為只有metro的pass,我們就繞遠路到晴空塔,剛好可以在電車上稍事休息一下。
來到晴空塔的目的是什麼呢?
住在有Taipei 101的城市內,對於比我們"矮"的高樓,是否有一定的興趣呢?
答案是...植物人對於所有的高樓都沒興趣...在芝加哥時,要不是city pass的包裹行銷,植物人可能一座芝加哥高樓都不會上去呢!
所以...貴鬆鬆又沒配套的登頂~直接大力的跳過。
買豹紋限定版Tokyo Banana才是主因。
是熱門伴手禮,但是蛋糕的保存期限超短,約一週,建議還是回程到機場購買吧~(雖然只有長頸鹿紋...)
不過羅博說...他看不出來豹紋跟長頸鹿紋有什麼差別(這就是為什麼羅博念化工而不是念生物的差別啊~哇哈哈哈)。
還有兩週年的package可以購買,內含物六種。
四種蛋糕版本(A-C; E),兩種(D)為這次新推出的夾心餅乾版本。
除了第一款蛋糕(A)是草莓口味外,B,C,E味道吃起來都一樣...都是焦糖香蕉的口味,很甜~
夾心餅乾則很對味,我個人喜歡黑巧克力的版本,因為黑巧克力跟香蕉內餡真得好搭啊。
在晴空塔腳底下攝影真的是一項很困難的事情啊,要塔頂就沒塔底,要整座塔就無法與人合照?
從這張照片中,就可以知道要多麼努力才可以找到植物人的臉啊~
但也由於重點不在此,就來張藝術照聊表心意囉。
晴空塔跟台北101一樣,低樓層是一個很大型的shopping mall,要不是我們趕著跑去川崎市看哆啦A夢的博物館,植物人還真的想要來"window" shopping一番呢。
到達「藤子‧F‧不二雄博物館」的電車行程,可真算是我們此趟最大的電車冒險(?)
因為metro/都營的app查不到登戸駅,而其他部落客建議的JR登戸駅也查不到??
這邊就要請專業人士教導一下了,到底怎麼查到JR的交通路線呢?
因為資訊嚴重缺乏,我們決定多留一點時間在大冒險。
雖然是一趟一路上充滿「疑問」的大冒險,但是真的很好玩呢!
我們採用的方式是:搭metro到達代代木上原,然後轉搭私鐵小田急線到達登戸駅。
就在這種帶著一點點迷路的緊張下,成功到達時,那種成就感超棒的。
出登戸駅往JR登戸駅方向往前走一點,就可以看到接駁車的公車站牌。
等待的人還不少,本來以為參觀藤子‧F‧不二雄博物館的民眾群會比較偏兒童,卻發現排隊人潮多半是年輕人,或年輕夫妻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假日,情侶的組成機率超高,而有些情侶中的男生打扮很...像日劇極道鮮師中學生們的打扮...
極道鮮師也是好幾年前的日劇了,至今的日本街頭還是可以相似的打扮。
真不知道是日劇引領之後的時尚,還是日本的時尚引領日劇呢?
我們很幸運搭乘到特色公車,車身都有畫滿哆啦A夢中的人物。
接駁車車班感覺起來滿頻繁的,因為我們搭乘上公車後,下一班車就準備進站了,不知道是不是假日的關係呢?
下一班的公車就是普版的公車,因此,感覺還滿幸運可以在這麼多人排隊的狀態下,塞上這班特色的公車。
接駁車並非免費,成人票價¥210喔。
接駁車司機還身兼講解的工作呢!
感覺起來口條非常的流利且幽默風趣,雖然我們一個字都聽不懂,但是車上的日本人都笑的超級開心。
車上的下車鈴都可以找到哆啦A夢的圖像。
不過這個下車鈴其實沒有太大的作用,因為這條接駁車路線只有起站「登戸駅」,終站「藤子‧F‧不二雄博物館」對開。
所以...到底設下車鈴的作用在哪裡呢?
其實接駁車司機的解說中似乎有使用到此項下車鈴「道具」。
因為快要到達藤子‧F‧不二雄博物館時,車上的日本人在聽到司機的解說後,大家都大力的按壓下車鈴。
整輛車最不瞭解狀況的大概只有植物人跟羅博了。
車上的把手也有哆啦喔。
藤子‧F‧不二雄博物館其實算是日本人的熱景點,臺灣人的冷景點。
因為在這個地方要碰到「外國人」的機率真的太低了,真好,感覺比較像在日本。
雖然我們是下午兩點的場次,但是...一來就是排長長的隊。
進館時會先在一個地方看個影片跟講解規則。
日本的服務人員都超級敬業,講解時,在每句話語的結尾一定會微笑,造成講解人員有一種特殊的口音,是一個很舒服也很有趣的現象(聽不懂聽音調也開心)。
進去之後,可以使用票卷在櫃臺免費借到解說機,有中文的版本喔。
而後就會進到展示藤子‧F‧不二雄先生畫作的展示間,裡面不可以攝影。
一進展示間內會先看到的是藤子‧F‧不二雄先生的畫室,這時有中文的解說機真的很棒,按了展品上的號碼即可以聽到詳細的導覽。
展示機的口吻也挺有趣,讓我們更加瞭解藤子‧F‧不二雄先生的工作內容。
再來展示間所展示的畫作是「大雄的大魔境」畫作,展示間其實有一點小,但是展示的畫作卻非常得多。
可是展品上的數字與解說機的對應似乎有點神奇,我常常聽到與展品不一樣的解說段落。
加上植物人跟羅博雖然看了不少哆啦A夢的大長篇,這次的大長篇我們兩個將將好沒看過。
因此,植物人跟羅博就在展示品、故事內容、解說機之間進入了我們的大魔境(大誤)。
離開展示間時,必須將解說機交回,有專人回收,植物人本來以為還了就不能再借,因此就算進進出出展示廳多次,除了第一次有解說可以聽,之後都以欣賞藝術品的方式參觀。
回到台灣看到其他部落客的參觀心得,才發現歸還後,其實可以到櫃臺再次借到解說機呢!
離開展示間後,其他地方就可以自由拍照囉。
例如湖中女神撈起來的帥氣的胖虎?(唱歌還是一樣難聽嗎?)
日本人都很守規則的排隊等拍照喔,也會互相幫忙拍照,這張是個漂亮又可愛的日本女生幫我們拍的(不過我眼睛好像閉起來了)。
人家幫忙我們,我們當然也有幫忙她們喔,讓我們在日本國也發揮臺灣人的熱情吧~~
雖然我的英文口語真的爆弱的,但是這兩個日本女孩竟然聽得懂!!
其實日本人的英文一點也不爛吧~只是不太想使用。
對於日本人對於自身語言的重視,讓我決定了,下次在臺灣街頭碰到阿兜仔,一定大力用中文啦!!!哈哈哈~
展示廳之外還有一個閱覽室。
可以看漫畫的地方(?)
有隻重點合照的吃銅鑼燒哆啦。
偷照別人家的日本小孩,好口愛。
雖然說是閱覽室,但不如說是一個遊憩區域。
有大型轉蛋可以玩。
可是我跟羅博手氣真的太差了,轉了兩個我們兩個都不熟的漫畫角色(藤子‧F‧不二雄先生其他作品內的角色)。
其實人家好想要一隻哆啦美啊。
還有一些場景可以拍照,例如如果電話亭。(我沒有從話筒中聽到什麼如果的未來...)
入館後,使用票卷可以換到一張電影票(?),排隊就可以看一部短片。
電影票上的圖案是藤子‧F‧不二雄先生許多作品中的角色,是隨機給予的。
現場有展示窗呈現出共有多少款式的電影票,讓植物人的收集慾望高昇啊~
因為這張電影票不管設計的細緻度與色調都好漂亮呢!
排隊入場時,還可以欣賞一下牆上的陳列品。
我跟羅博最喜歡的一部大長篇,記得名字是大雄的恐龍。
裡面的蛇頸龍是一隻鈴木雙葉龍,是日本首次發現的蛇頸龍喔。
還有哆啦兄妹檔。
零分的大雄...(他到底零分了幾年啦~)
之前去吉力卜博物館所看到的短片難度較低(因為完全沒有使用到對話的場景,畢竟要龍貓公車說話是一個粉恐怖的事情耶)。
而哆啦A夢的短片的難度就比較高,因為角色較多(哆啦A夢、小夫、大雄、胖虎...),對話也多。
看影片一整個就是鴨子聽雷,還好動畫得好處在於,看圖說故事還是可以猜測到幾分,到也十分有趣。
還有戶外場景,一整個就是拍照好景點。
看建築物的平面圖,似乎戶外的區域是建築的屋頂耶~
莫非是...綠屋頂??(防水一定做得很好啊~~)
大家都非常有秩序的排隊拍照喔。
可愛的哆啦美,是小女生們最愛拍照點。
空地場景,本來想要鑽進去水管裡面看看,但是現場排隊人潮眾多,加上植物人年紀也不小了..."恥"度尚未滿點,還是...跟哆啦拍照吧!
放大版的大雄的恐龍。
這隻恐龍的本尊住在國立科學博物館。
雙葉龍屬,在2006年正式命名為一個新屬。
連動畫內容都可以這麼科學...日本人,我太敬佩你們了。
這個大雄的水池超漂亮,雖然不大,但是,真的太美了。
如果真的是屋頂上弄個水池...勇氣可佳啊!!
任意門,下一站,要去哪裡呢?
可愛的三根毛(?)不知道是哪個角色?
草坪上悠閒的曬個太陽。
這個博物館不大,要對藤子‧F‧不二雄先生的漫畫有較大瞭解的人,會比較適合。
像植物人跟羅博是很喜歡哆啦A夢的人,來這邊也很開心,在這個博物館也晃蕩了一個下午呢!
參觀這趟東京行參觀了兩個動漫相關的美術館、博物館,讓我更加看到日本人對於科學尊重。
不管是宮崎駿或者是藤子‧F‧不二雄先生的作品中,只要有畫到科學相關的,他們都會參閱大量的專業書籍。
他們覺得這是畫給孩子們的,所以不能出錯。
而且,他們大量將動漫與科學作結合,讓孩子開心看著漫畫時,潛移默化間,就學習到許多科學的故事。
雖然我並沒有仔細去研究過臺灣出版的童書,但是...我真的覺得臺灣描寫關於科學的童書都有一點...無趣。
在日本也去書店稍微翻閱了日本孩子的科普童書,雖然我一個字都看不懂,但是...他們寫給孩子的書,議題多元之外,圖文配合,讓人覺得分外有趣。
在這邊,忍不住要推薦一本米國的地質學童書,看起來內容非常的簡單,但是仔細瞧瞧,背後的科學知識可是不可小覷!
題目標題也很科學上的趣味:「當魚有腳,鯊魚得到了牙齒,蟲蟲開始蠕動」。(自己中譯,請見諒。)
雖然臺灣的大石文化都已經中譯完成,但是...個人建議還是可以看看英文版,有一些英文梗超級好笑的。
臺灣的科普童書,真的要加加油啊!!
離開藤子‧F‧不二雄博物館後,就再度風塵僕僕的回到秋葉原買羅博思思念念的吹風機,讓我們這一整天的metro pass發揮最大的利用價值。
這趟東京自由行到達了許多植物人跟羅博都想到達的景點,也滿足了植物人對於各式大眾交通工具的收集欲,我們總共搭乘了metro、都鐵、私鐵、JR、公車呢。
正所謂符合生態人所熱愛的多樣性啊~~
明天...我們就要帶著快要爆出來的行李,回臺灣囉。
20140630 day 5
茅場町站-上野站-京成上野站-成田機場-桃園中正機場
最後一天由於班機的關係,加上東京真的是一個太熱門的觀光地,被之前桃機出關的人潮所嚇壞了,直接決定還是先去「睡」機場(大誤),是去逛機場的免「稅」店當行程吧。
離開了住了三天的京王Presso Inn,再見了附近的全家、日本小七、Lawson...(跟便利商店道再見怪怪的)。
羅博手上拎著好大一包就是我們去「多慶屋」採購的日本零食,兩個人的行李箱都滿到快要吐了(行李箱太小...),羅博身上還扛著兩台拆包裝的吹風機...雖說我們不太會買,看起來也買了不少呢!(笑~)
跟來時一樣,搭車到上野站,再步行到京成上野站去轉乘Skyliner。
這時候要到Skyliner的櫃臺劃位,這個櫃臺人員大概是我們在東京碰到最冷的一個服務人員...
因為我們搞不懂到底要怎麼劃位換票,所以,我們用英文勉強溝通了一下,服務人員完全不回話,也不太瞭解我們的問題...
加上羅博的日文還沒進展到換票劃位的章節,我們一整個就楞在櫃臺那邊(不會日文真的太不好了~~)。
櫃臺人員唯一聽懂的一個字是Schedule...(昏倒...),還有之後有回答了一句話:「OK?」
是在ok什麼呢??我們莫名其妙的就在這個ok的情況下,把位置劃成功了...(!!!還在搞不清楚狀況中...)
座位劃成功後,就下月台搭車啦,羅博身後是幾位大陸"同胞",買了非常多個象印的電子鍋,象印的電子鍋聽說是大陸人來日本必定採購物品之一呢!
不過真的大陸人就是豪氣,一台貴松松的電子鍋就這樣當椅子~哥買的是豪氣啊!!
搭乘Skyliner超快就到達成田機場,成田機場的管制超仔細,一出車站閘門就有一個管制站,沒有護照還不能到達機場大廳呢!
機場的航管人員在看護照的國籍似乎有一點點的差別,他們看到我們出示的是臺灣護照時,對我們超級超級熱情(相對中國大陸護照就...不過可能是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吧??)
然後機場安檢也超仔細,植物人帶了一顆鏡頭、CPL偏光鏡、相機電池,還有一顆行動電源,整個放在一個小包包內,安檢就沒有過...
最後通通掏出來再跑一遍安檢才過,不過航警都很客氣,植物人也沒有太緊張。
出境時,前面排的是一位大陸人,卻不知道發生什麼問題,在海關卡超久~
一換到我們就過關迅速,航警也超級客氣(要說自我感覺良好都快要不相信了...這時候覺得當臺灣人真好~)
由於提早來機場,我們有很充分的時間在機場晃蕩(植物人為了買Royce生巧克力,噴掉了不少日幣)。
成田機場出關之後,免稅店很多也很好逛呢!可是販賣機就沒有那麼吸引人(本來還想要把所有的零錢都丟到販賣機的肚子去呢...殘念)
後來2:00登機時,成田機場不知道又發生什麼事(地震??)結果檢測好久才讓我們登機...所以~我們去也班機延誤,回來也班機延誤,真的是有始有終啊~哈哈~
寫在最後:
1.關於語言小感:
東京相比起京阪神,比較國際化;很多地方英文都稍微可以溝通。事實是,大部分的人都聽不懂,即使聽不懂,他們不會像京阪神那邊逃走或不說話,他們會很努力想要聽懂我們臺灣腔的英文。但也有些櫃臺人員的英文非常利害,不過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有點discriminate有腔調的英文(像有臺灣腔就有被挑剔的"感覺"...要很純正口音的英文,他們就會非常非常的尊敬你,因為植物人前陣子有練了少少幾句有點假掰的英文腔調,就有成功呼嚨了一下...嘿嘿)。
這個現象在非英語亞洲國家似乎都很正常,臺灣也是一樣,多半碰到說英文的阿兜仔我們會先逃走(植物人也在努力克服這件事情),但是有些英文很好的臺灣人就會說自己的同胞講英文有臺灣腔...(在臺灣上英文課最討厭開口,因為嫌最大力的都是同班同學)。
但是,英文其實是種語言,能溝通就好;植物人口語超爛,聽力soso,在博物館當志工碰到外國人就用一口臺灣腔也可以硬著頭皮溝通,不管在哪個地方,敢勇敢使用我們學習到的外國語言,就是一種學以致用囉。
東京碰到會講一點中文的日本人不少,簡體中文也是到處都在,在日本工作的大陸人也不少(還有觀察到有些大陸人會取日本名字,因為有碰到櫃臺人員身上的名牌掛日本名,卻一口流利大陸腔中文),可以了解大陸人對於日本是一種經濟上的「助力(?)」,亦或是壓力(?)
碰到會講中文的日本人都非常的積極跟我們溝通,對於他們來說不知道是不是一種練習呢?在中文這個外國語言的學習上,看得出日本人的積極態度(為什麼英文就是另外一個狀態呢??好好奇喔)。
2.東京是購物狂的天堂
比較起來,植物人比較喜歡京阪神,最大的原因是在京阪神旅遊的那幾天,不是在奈良,就是在京都,這邊風景充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,讓植物人身心達到一定的放鬆,在京都還可以深深感受到日本的傳統文化,即使是俗人如我,也感受到深深的薰陶。
大阪城的公園舒適,雖然大阪城是重建的建築,但是氣質不俗,許多年前在大陸看到重建的黃鶴樓等建築(超~級~ugly),就可以了解重建的不只是建築物本身,如何重建一種建築的美感,才是重建建築的精髓啊~日本人本身所具備的國民美學,不知道是否依靠他們的教育體系所建構出來的呢?這點身為臺灣人的我也該有空培養一下呢!
經歷了東京一遊,植物人才赫然發現我是一個不太會逛街、買東西的女生,要不是這次有羅博的藥妝列表,植物人可能也跟上次京阪神一樣,根本沒有打算購買任何的藥妝,最吸引植物人的是日本的零食,小巧、可愛,具備獨特的巧思,而日本的便利商店、販賣機的視覺安排,真的讓植物人一整個像化工食品靠攏...(這個行為模式似乎對身體不太好...哈哈)
而各個博物館、美術館設計的紀念品、各地伴手禮大勝臺灣,主打地區限定,讓人就怕離開這個景點就買不到呢!博物館館藏與紀念品設計配合得宜,讓人參觀博物館完,購買指數上升。
3.日本雖小,但是還是比臺灣大上許多。
之前在京阪神,覺得大阪地鐵的轉乘超簡單,換乘也容易,各園區、建築都小巧可人(但地圖都畫得好大),加上當年直接從道頓掘走回心齋橋的旅館沒花上多少功夫,造成植物人一直很有錯覺。
到了東京之後,才發現則實不然,東京地鐵轉乘站與站之間超級遙遠...(真的很遙遠~有些要走上5-10分鐘),google map說多遠的時間都是對的,一定要相信它,在東京走下這幾天,植物人大腿本來鬆垮垮,一回來就變成肌肉,就可以知道健走強度有多大了!
4.多年情侶的感情堅固程度?
跟"未來"另外一半自助旅行附加一個好處,可以充分了解兩人各自的處事態度。
從自助旅遊中,植物人發現,植物人的個性不好,超容易在壓力的環境下發點小脾氣,愛跟別人鬧彆扭,尤其是對我超好的羅博,植物人當然更加張牙舞爪,所以植物人跟羅博就這樣一路旅遊,一路吵架,到也吵成了一種趣味(大誤~)。
而植物人也發現,羅博其實比植物人心中想像的缺乏"耐心",但也愛在某些時候"自得其樂"(這種自得其樂是不包括植物人在內的)。
因此兩人的旅遊勢必要做許多的調整。
舉例說明:
看植物:羅博會無聊。
看博物館:羅博會無聊。
看地下街商場:羅博會無聊。
吃東西:植物人會無聊。
買東西:植物人會無聊。
去著名觀光景點:植物人會無聊。
看歷史、建築、文化、風景:羅博跟植物人都會無聊。
因此,我們成就了我們兩個混搭風格的旅遊:植物與化工、理論與實務的混搭,融合了這種屬於我們的專屬旅程。
最後最後,我成功完成了這次的遊記~太可喜可賀,有始有終囉,拍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