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今年的教師節禮物,我的命名非常的沒有創意,就叫做Sprout吧!
畫面中間大大眼睛的可不是「蘿蔔」喔,它可是一棵可愛的Sprout小苗呦!
今年的教師節前夕,真的是忙到快要吐血。
加上暑假選修科學英文寫作之後,滿腦子都在想英文組句,真的讓腦內的藝術細胞都僵化在名詞+動詞的狀態了。
因此...這次的禮物最大部分就是急就章,什麼都想到快速的、簡便的方向前進。
一開始是想到上次在花博學到的小花球(請參考此篇:20101218 花博小繡球+聖誕手工卡片),這種又快又美麗的手工藝,最符合我現在的狀態。
會想要做花球也是想要呈獻一種比較現代的藝術風格,我採用比較抽象化的植物意向,來代表被植物環繞的感覺。
首先,先來做小花球吧!
先用上網買的小打洞機,開始狂打非常多的小紙片。
然後幫助它們變立體。
取出萬用的保麗龍膠。
開始幫3cm的保麗龍球妝點上細小的花朵。
最後,畫龍點睛一下,每朵小花都裝上花心。
藍色的用的是較大的台灣珠。
紅色的用的是1mm的日本珠,貼到真的快要吐血了,忽然可以體會把手機鑲上水鑽的手機包膜店店員,你們不是人,你們是神啊~~
兩顆花球都做好之後,突然有一點單調,其實是想要仿造比較抽象的藝術,結果竟然變成了突兀。
左看右看,整個畫面沒有主軸,也沒有主角。
東想西想之後,就決定那...就來就來做一棵小苗,讓這顆小苗當主角,小苗從花盆中冒出頭來,象徵老師就是努力把各式各樣的想法從我們的木頭腦袋中Sprout的意思。
可是光有兩顆花球加主角,沒有背景好像也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呢!
所以,就又手癢想要製作一個場景,不過,小苗要長在那邊會比較適合呢?
這時忽然想到,老闆前陣子似乎提到溪頭風景以及銀杏林。
還有老師平常也常提到呆大植物系雖然把系樹頭銜搬給了「銀杏」,反倒是地質系家門口種了一棵,自家植物系門口卻一棵都沒有(現在自家門口也有種了,不過很小棵,要仔細找)。
所以想去溪頭看銀杏的老師,擇日不如撞日,我把整片溪頭的風景搬來給您吧!
小苗+溪頭背景+莫名其妙的現代藝術花球,就這樣應運而生啦(不知道是那個傢伙說剛剛自己很忙沒空做手工藝的??)!
在製作Sprout小苗主角之前,先來製作場景。
場景想得很簡單,就用一塊A4的珍珠板,把這塊珍珠板裁成「不等大」的兩個長方塊,並把這兩塊不等大的長方塊等長的部位相接,並黏貼成一個L的形狀。
背景怎麼辦呢?首先上網找到「溪頭自然教育園區」,這個網站有分享它們所拍攝的美麗溪頭風光,我就download下來,用Photoimpact做了簡單的「油畫」處理。
然後貼在珍珠板上,這面有圖案的就當牆吧!
把圖案與珍珠板黏貼的方式,用的是前陣子購買的好用小道具,就是像立可帶的雙面膠滾輪,直接滾個幾輪在圖片上,輕輕鬆鬆就黏上了。
不過本來購買「雙面膠立可帶」這種文具本來是想用在平時需要用雙面膠時,就不用裁剪雙面膠,可以維持辦公上的效率。
但,沒想到其實這種雙面膠滾輪常常會發生彼此互黏的現象,所以用在基本辦公文件上,會讓黏貼的文件呈現不平整的現象。
所以,最後這個小玩意,就淪落到我拿來做手工藝囉~畢竟,手工藝需要黏貼的部位常常不大,也常有較多補救的機會。
接下來,參考各方角度的大學池,製作橋樑的部分。
橋身參照的是「戶塚惠子的娃娃屋」這本書當中製作屋頂的方式,將1mm厚度的飛機木裁成4cmx1cm的長方塊,然後採「覆瓦狀」的黏貼方式黏貼到紙片上,黏貼方式當然是好用保麗龍膠。
不過因為之後要上色,所以要注意,保麗龍膠如果溢出到要上色的木頭表面時,就會無法上色。
等到保麗龍膠乾了,就可以輕輕的彎折整個橋面結構,讓本來一直線的結構體,彎折成弧形,然後黏貼在整個場景的中間偏右後方的位置。
這也是為什麼採用1mm飛機木跟紙片的關係,因為真的太懶了,這樣可以不用一開始就把橋身彎折成弧形。
可以等到全部的飛機小木塊都黏貼好之後,再來決定橋面弧度以及橋樑擺置的方位走向。
再來,橋身旁的欄杆要怎麼做呢?
為了簡便行事,翻出了幾年前在光南購買的一整包名叫「火材棒」的玩意。
選擇這個材料的原因也是塑形容易的緣故,可以輕輕彎折火材棒主體,就可以把火材棒彎成弧形。
好啦!這就是一開始橋樑做好的樣子。
等到保麗龍膠全部乾之後,就可以開始著色。
我是使用「壓克力顏料」,雖然很多娃娃屋的教學都建議去買木工漆,的確木工漆上色起來真的漂亮很多。
但是...我真的覺得我不是專業在製作娃娃屋的人,所以,我覺得一般的文具行就可以購買到的「壓克力顏料」最方便。
而且壓克力顏料是一種樹脂顏料,不加水有油畫的效果,加了水有水彩的效果。
所以,第一層塗上壓克力顏料時,我會不加水處理,就可以拿來覆蓋保麗龍膠的溢膠,讓作品不會到處都顯露保麗龍膠的溢膠。
等到第一層壓克力顏料稍微乾透時,可以補上第二層,顏料中加點水,薄刷於飛機木上,讓飛機木的木紋顯露出來。
不過個人還是要說,使用壓克力顏料真的很難呈現木工漆的質感,建議如果想要讓作品更完美的人,還是使用木工漆會較為適當。
地板的部分,就簡單上色成水岸風光,之後還要覆蓋上銀杏樹葉,所以可以不用上的太精細。
這邊可以看到花球原先放置的位置,有一點「俗」,所以最後我改動了它們的位置。
由於網路上download下來的圖片樹林雖然漂亮,但是人物和一條小徑卻無法消除。
這些人物跟山中小徑對於我本來僅想要「一整片樹林」的動機不相符。
雖然我已經將圖片做了油畫處理,人形與道路的影像還是相對上的清晰,只好再動動腦筋,想辦法蓋掉這部分的不合邏輯(其實可以在請出Photoshop大神,但是...貪快的我根本不想要花時間跟影像軟體磨合,有那個時間玩影像軟體,還不乖乖拿影像軟體去修我實驗上的切片圖還來的實際,哈哈)。
所以拿出以前買的純色麻線,好大一卷,用了好幾年都用不完。
把一整股的麻線拆散,當作密密麻麻的「單子葉草叢」,這樣就可以簡單遮掩掉不合邏輯的道路與人物。
再度向光南報到,買了一小包葉片形狀的不織布貼片,這種不織布貼片是背後有布膠,可以使用熨斗熱燙就可以燙在布面上。
當然又是懶惰,直接請出保麗龍膠,將不織布貼片與假草叢堆穿插出現。
並拿出以前魚缸底沙的貝殼沙,黏貼於這堆河邊植物的底部,將保麗龍溢膠遮蓋,並模擬河岸的界線。
背景大功造成,再來是安放主角的時候囉!
把主角以及裝介質的塑膠袋用不織布製作完成。
使用的繡法非常簡單,就是簡單的毛邊縫,而字型的繡法是使用回針縫。
不織布技法參考的是「蔬果不織布」這本書,不過書中作者是想要用2D的不織布轉成3D立體,而我是直接把圖案改成2D。
然後,把蘿蔔圖案改成小苗。
小苗根部鬆鬆黏上拉鬆的棉花,代表根系根毛茂密的區域。
黏貼上活動眼珠跟畫上腮紅,主角就大功告成啦!
小苗右方的花盆是去建國花市購買的仙人掌小盆,大概只有直徑5cm2,但是,在這個場景還是太大了。
盆內土壤先用樹脂黏土做底,等乾後直接黏貼覆蓋上削鉛筆的木屑。
這邊可以看到花球已經移動到現在的位置了。
再來製作泥炭土的土壤。
跟老師要了一點要丟棄的咖啡渣,徹底烘乾之後,用保麗龍膠固定在地板上。
等乾後記得搖一搖,把多於沒有黏牢的咖啡渣搖掉,就可以保持作品的乾淨。
Sprout的字體部分簡單用不織布裁剪黏貼,這邊就沒什麼特別,不再贅述。
最後最後,裝飾時間!
開始黏貼上百片的銀杏樹葉,貼到最後很想吐..........虎口也因為拿了太久的鎳子而有一點點酸痛。
橋面也裝飾一下。
為了要象徵實驗室的團結一心,剛好老師有六個學生,於是再製作了六棵迷你小苗。
這六棵小苗更偷懶,記不記得地板是珍珠板所做?
我直接用「花藝鐵絲」垂直插入珍珠板內,突出表面的鐵絲就隨意修剪成合適的長度。
再用迷你打孔器打出許多小葉片,直接黏貼在鐵絲上。
大功造成啦!
最後去光南購買透明塑膠片,製作防塵罩,兩端先用3M無痕膠帶固定。
這張照片可以清楚看到防塵罩的反光。
但是,3M無痕膠帶並不是很漂亮,所以再用紙膠帶遮掩3M膠帶的痕跡,就完成囉!
這個作品大概把我所有會的技法都用上了,已經搞不清楚到底屬於哪種手工藝選項。
我很喜歡這種混合技法,讓我的作品不單調,自己也玩得很開心。
最後,老師辛苦了,教師節快樂!